上世纪50年代,泉州人就期盼晋江西溪上游能高峡出平湖,在两岸连绵峰峦间,修建一座大坝,蓄起流水。如今,这个设想即将成真,它就是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
泉州一直在探索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之路。早在上世纪安溪就把开发建设大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列入议事日程,曾分别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进行初步规划设计。2011年,泉州市启动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牵头筹集项目资金,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和专项建设基金等国家财政补贴,这标志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正式“上马”。此后,水库被列入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被纳入《水利发展改革“十三五”规划》,同时也是《福建省大水网规划》重点项目。
今年6月29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先行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成为泉州市继山美水库、惠女水库后的第三座大型水库,总库容5.44亿立方米,仅次于山美水库。
“从泉州大局出发,建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根本解决泉州中远期缺水问题。”谢招南表示。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人均的40.3%,根据水资源需水预测,到2020年,泉州将严重缺水。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将有效调蓄晋江西溪径流,通过天然河道放水至晋江下游已建的金鸡闸水利枢纽,增加金鸡闸供水量,提高区域供水可靠性;通过蓄洪削峰,提高下游防洪标准,对促进泉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