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资讯 > 资讯
北京住总助力北方最大内陆港和口岸经济区建设
来源:中华建设网      发布日期 : 2018-08-01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日,由北京住总集团承建的北京市重点工程通州口岸项目一期F15地块各项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有着上千年漕运历史的通州,经北京住总建设者之手打造已全然蜕变成现代化的内陆港。

据了解,北京通州口岸项目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津塘高速与六环路交汇处,通州区马驹桥物流基地内,总占地面积约846亩,建设用地面积约593亩,总建筑面积63.7万平方米,共有5宗用地。北京住总集团承建一期工程F15地块,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包括3个物流仓库、2个配套管理用房及装卸平台,运输坡道及设备用房等。

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二部建设团队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以工匠精神精益管理,绿色、科技打造标杆工程。据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二部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唐振介绍,3个物流仓库地上共三层,面积大、楼层高是其主要特点。3个仓库单层中最大面积1.7万平方米,层高从一层向上依次为7.8米、7.6米和三层坡屋顶10.1米,檐口高度最高处约为24米。

由于楼层高的缘故,使用常规性加气混凝土砌块湿作业施工,不容易控制墙面裂缝及平整度,为此,北京住总通州口岸项目部,经过多次研讨、与建设方和设计沟通,最终从工期、质量、安全、经济各方面对比分析后,采用ALC板整体装配式外墙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其材料由天然无机材料组成,无放射性,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使用健康、安全,绿色环保,同时还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阻燃、轻质高强、隔音防噪、抗渗防潮等优点。

此外,考虑到项目未来投入使用功能,按照设计要求,仓库结构施工过程中地面必须满足平整度要求,仓库内将来会有设备操作,地面磨损大,故需增强地面耐磨度。为了达到建设要求,项目部在三个仓库首层顶板耐磨地面施工中,积极引入电子测平及激光整平机设备,实现了大面积混凝土耐磨地面一次成型,外观质量好,平整度更高,为将来通州口岸项目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该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是通州口岸项目首个开工地块,同时也是第一个完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的地块。

通州口岸将打造跨境电商业务,构建国际化、高端化的流通产业创新平台、智慧物流孵化平台、口岸经济示范平台,完善通州城市副中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成后将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方便北京进出口企业。未来,北京居民在家门口也可以买到便宜的进口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