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资讯 > 资讯
晋中开发区:成为“山西创新转型主引擎”
来源:中华建设网      发布日期 : 2018-06-28

日前,记者从山西发改委了解到,山西省将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彼此毗邻的太原、晋中两个城市再一次联结在一起。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其中晋中开发区223.8平方公里。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最具活力的黄金发展地带。

据了解,晋中开发区的发展定位为,立足全国全省寻找发展空间;走出内陆城市走向产业高端化的新路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中部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山西创新转型主引擎。

其发展目标是,在机制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投资环境等方面作出示范,打造发展新高地。

用5-10年的时间,努力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体制、新机制先行先试的配套改革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深度合作的综合平台;智慧化、低碳化的面向国产业新型、绿色环保、文化浓郁的现代化新城区;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整治生态治理样板区,为全市乃至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发挥示范作用。

其发展重点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打造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标志性产业集群。

晋中开发区将从空间上划分为4大片区:

大学城产业园区。位于太原市和晋中市榆次区的交界处(南北相邻),面积约27.6平方公里。

汇通产业园区。位于汇通路以西、108国道两侧,包括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中鼎物流园区,面积49.2平方公里。

潇河产业园区。位于晋中市主城区南部的潇河两岸,规划面积约138.2平方公里。

新能源汽车园区。位于晋中市主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

开发区将依托这四个园区,打造现代物流/信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文化数字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体系。

晋中开发区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2017年-2020年):倾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功能全面升级,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原有传统产业实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与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和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相对应,经济总量实现适度跨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力争到“十三五”期末翻一番。到“十三五”期末,科技研发经费(R&D)投入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专利申请量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十三五”期末,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引领带动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10个百分点。

发展阶段(2021年-2025年):倾力推进产业集聚,现代物流/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文化数字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深度合作的综合平台,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治理的样板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综改试验的示范区。

升华阶段(2026年-2030年):倾力推进产城融合,以产业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配套,实现空间整合、产城融合,使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由功能相对单一的工业经济开发区升华为山西省最具活力的产业新型、面向国际、绿色环保、文化浓郁的现代化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