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金融局、人行营管部、北京证监局等共同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暨2018年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上获悉,2018年北京全市集中推动276项市政府重点工程,70%以上资金将来源于社会资本。其中,拟安排新建项目114个,续建项目162个。项目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治理水平提升等领域,着力解决首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尤其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吸引带动民间投资,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副中心建设占总投资四成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北京年度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20%将投向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推动老城保护和环境整治;另有20%投向城市副中心建设,与雄安形成北京新两翼。在中心城区,重点用在增量发展空间方面,包括海淀山后地区、丰台河西地区、丽泽地区等。“尤其是丽泽商务区定位于新兴金融产业聚集区,这里正在推进与金融街一体化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南中轴生态文化相关工程也将列入其中。据该负责人表示:“长安街轴线上,新首钢地区已聚集了冬奥组委、国际人才社区、世界侨商中心、国家冰雪运动示范园区等新要素资源。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是全市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聚集区。可以说,投资亮点纷呈。”
确定88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
据介绍,在这些重点工程项目中,共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88个,如延庆冬奥村等冬奥会相关项目,太行山绿化三期等生态环境联防联治项目等。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2018年要完成500家一般制造业企业的退出,176个市场和物流中心的疏解提升和4000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加快建设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市境内段资金需求超过500亿元。
据了解,目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已经实现封顶封围。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该市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领域率先突破的抓手。
重点对接80个融资项目需求
2018年的重点项目除了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钱袋子”。为加强金融机构与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对接合作,北京市发改委从276项重点工程中梳理出需要对接融资需求的80个项目,通过梳理这份融资需求表中的重点项目工程后可以发现,交通设施仍然是今年北京要重点发展的领域。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金融去杠杆、回归主业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对北京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17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243.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辖内中资银行重点工程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领域融资余额占比近七成,为兴延高速、京张铁路、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集中三方面改善民生
2018年的投资导将向注重改善民生。在加大住房保障方面,各类保障房将建5万套。推动已确定的集体土地建设10万套租赁住房,加强核心区人口疏解定向安置房保障,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2.36万户。
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投资30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北京将重点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集散中心、停车设施等。还将推进智慧交通建设,通过交通大数据开放、信息共享和集成应用,提高交通治理水平。今年,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预计近300亿元,60%的资金都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