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资讯 > 资讯
300城土地收入破2万亿 三四线城市溢价率达50%
来源:中华建设网      发布日期 : 2017-09-18

在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限购,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影响下,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前八月仍然表现抢眼。据统计,今年前8月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了22032.6亿元,同比增幅约34%。283个三四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金额达9830.3亿,平均土地成交溢价率超五成,创历史新高。

专家分析,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今年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将持续活跃。有房企认为,城市群内部的三四线城市,以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资源、能源型城市,是企业布局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尚难判断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何时到达底部,但业界共识在于,当本轮市场到达低点之后,部分三四线城市或可参与开启下一个增长周期。

300城土地收入突破2万亿

据统计,8月份,虽然各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同环比均有缩水,月度出让金出现下滑。但是在今年1~8月,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了22032.6亿元,同比增幅约34%。其中,拿地最积极的50大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到14910亿元。与2016年同期50大房企拿地金额10093亿元对比,涨幅达49%。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虽然一二线城市调控效果明显,但从全国房地产数据看,房企在上半年销售情况较好的情况下,资金情况空前宽裕,尤其是在成功去库存之后,大部分标杆房企都开始积极拿地。

“追求规模化加上土储结构对业绩影响加大,促使品牌房企加速拿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介绍,一二线城市已陆续落地调控政策,对土地市场形成了“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等限制条件,但上半年房地产销售较好,房企的资金面较为充裕,尤其在去掉库存的包袱之后,大型房企都有资本去做土地储备。

通过梳理房企在前8月拿地金额的排名发现,“花费”较多的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中海和龙湖6家企业,同时也上榜了前8月房地产销售额TOP10。还有一些销售额居前、资金充裕的房企并不局限在招拍挂拿地,而是借助收并购增加土储。

在对283个三四线城市的统计得出:1~8月,三四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金额达到9830.3亿,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住宅用地溢价率达到50.25%,创历史新高,比去年的25.17%近乎翻倍。与住宅市场的情形类似,这种情况同样被视为资金的“溢出效应”。即随着一二线城市调控趋严,土地出让规则也趋于苛刻,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前往三四线城市拿地。

张大伟对此分析原因称,一方面,在托底盖帽、去库存的政策影响下,开发商回笼一二线资金后更多选择到三四线进行投资;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土地本身价格绝对值较低,存在一定市场活跃度。“土地价格虽有上涨,但绝对值比一二线要低很多。四月份以来全国库存去化的阻力体现在三四线。库存去化,楼市成交比较活跃,开发商必然是补库存的状态,会相对积极的拿地。”

盈利难致转战三四线

数据显示,今年1~8月,283个三四线城市共出让住宅用地9810宗,累计规划建筑面积5.9亿平方米。对比历史同期水平,并不算高。这部分土地的出让金合计为893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土地成交的平均楼面价为1508元/平方米,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全年的973元/平方米相比,涨幅超过50%。

溢价率方面,前8月三四线城市的平均溢价率为50.25%,同样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全年的25.17%几乎翻倍。而在2014年和2015年,溢价率仅为6.61%和7.68%。

与热点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明显偏高。

另外,数据还显示:今年1~8月,京沪穗深四个城市的住宅用地溢价率均不足30%,深圳更是低至个位数。热点二线城市中,除合肥、宁波、南昌、杭州等少数外,甚少有溢价率超过50%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二线城市的供地规模并不小,但因为在土地出让中设置了较为苛刻的交易条款,使得房企的拿地热情受到影响,并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其实,在今年4月6日,住建部和国土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此后,热点城市便开始大量供地,土地供应的规模和质量均好于此前。

但与此同时,为防范高价地出现,上海从4月开始就祭出招标挂牌复合的出让规则,长沙则在8月出台“熔断+摇号”规则。还有越来越多城市加大了配建保障房的规模,并对自持提出了更多要求。

有房企反映,一二线城市的拿地难度在加大,且项目面临较大的盈利难题。

相比之下,三四线城市甚少在土地出让中设限,盈利前景相对良好,因此颇受企业青睐。前8月,珠海的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达到146.9%,佛山、嘉兴、沧州、衢州、台州等地的土地溢价率都在85%以上,且佛山和嘉兴的土地出让金已经突破400亿。

下一个增长周期或将开启

虽然部分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然火热,但中西部、东北等区域的一些城市,土地市场仍然冷淡,三四线城市内部分化严重。

据统计,今年前8月,宁夏中卫仅在公开市场成交一宗土地,溢价率为零,土地总价为1140万元;陕西铜川则成交两宗土地,同样是底价成交;东北地区的通化、铁岭、双鸭山同样是零溢价成交。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的背后,反映出三四线城市库存状况的巨大差别。

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国商品房库存规模在2016年2月达到顶点,此后随着供地节奏放缓,以及市场升温,总库存逐渐下降。到今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6.3亿平方米,比高点下降了约1亿平方米,降幅约14%。已经恢复到2015年初的水平。

这其中,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下滑明显,但仍有部分城市,库存规模几乎没有变化。

库存规模下降的城市,正是房企此轮布局的重点,也是承接热点城市溢出需求的城市。按照某房企人士的说法,城市群内部的三四线城市,以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资源、能源型城市,是企业布局的重点之一。

目前尚难判断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何时到达底部,但业界共识在于,当本轮市场到达低点之后,部分三四线城市可参与开启下一个增长周期。